聚合草
聚合草是紫草科丛生型多年生草本植物,原产于苏联西部和高加索地区 ,1973 年传入我国 。
形态特征
植株:高 30-90 厘米,全株被向下稍弧曲的硬毛和短伏毛。
根茎:根发达,主根粗壮,淡紫褐色。
叶片:基生叶通常 50-80 片,最多可达 200 片,具长柄,叶片带状披针形、卵状披针形至卵形,长 30-60 厘米,宽 10-20 厘米,稍肉质。茎中部和上部叶较小,无柄,基部下延。
花朵:花序含多数花;花萼裂至近基部,裂片披针形,先端渐尖;花冠长 14-15 毫米,淡紫色、紫红色至黄白色,裂片三角形,先端外卷,喉部附属物披针形,长约 4 毫米,不伸出花冠檐。
果实:小坚果歪卵形,长 3-4 毫米,黑色,平滑,有光泽。
生长习性
气候适应性:既耐寒又耐热,能在 - 40℃的低温下安全越冬,在气温 43℃的高温强光下仍可正常生长 。
土壤适应性:对土壤要求不严格,除了积水地、盐碱地外均可栽培,但在土壤肥沃潮湿(土壤持水量在 75% 左右)的环境中生长最快 。
光照需求:喜光照充足,但在墙角或者林下等荫蔽的地方,也能生长良好 。
繁殖方式
聚合草种子很难发芽,且发芽期不稳定,通常采用切根繁殖,成活率较高,且繁殖能力较强 。
栽培要点
选地与整地:选择地势平坦、土层深厚、肥沃疏松、排水良好的地块。种植前深翻土地,施足基肥,一般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 3000-5000 公斤、过磷酸钙 20-30 公斤。
种植方法:将聚合草根茎按每段 3-5 厘米长进行切段,每段至少有一个芽眼。在整好的土地上,按行距 30-40 厘米开沟,沟深 5-6 厘米,将根茎段均匀放入沟内,覆土 3-4 厘米,镇压保墒。
田间管理:及时中耕除草,每次收割后要结合施肥进行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。聚合草生长迅速,需肥量大,每次收割后应及时追肥,以氮肥为主,配合磷、钾肥 。
病虫害防治:聚合草病虫害较少,但在高温高湿季节可能会发生褐斑病和根腐病,可通过加强田间管理、及时排水等措施预防,发病时可用多菌灵、甲基托布津等药剂防治。虫害主要有蛴螬、地老虎等地下害虫,可用辛硫磷等药剂进行防治 。
主要价值
饲用价值:聚合草产量高,再生能力强,南方一年可收割 5-6 次,北方一年可收割 4-5 次,每亩年产鲜草 15-25 吨 。其干草蛋白质含量平均为 23.1%、纤维素含量为 13.8%、脂肪含量为 4.5%,还含有大量氨基酸,禽畜食用后可提高肉的品质 。但由于其表面有粗硬短刚毛,且碱性重,适口性不佳,可打碎后加入玉米面和部分饲料投喂,以提高适口性 。
药用价值:聚合草含有黏液质和一些生物碱,具有促进伤口愈合、减轻疼痛和消炎的作用,可用于处理擦伤、擦破皮肤和其他外伤,对于风湿性关节炎和肌肉疼痛也有一定缓解效果 。
园艺价值:聚合草具有深根系统,可吸收土壤中的养分,提高土壤肥力,常被用作有机肥料 。此外,其生长习性使其可作为覆盖植物,帮助土壤保湿、减轻杂草生长和改善土壤结构 。
生态价值:聚合草的花朵可吸引蜜蜂和其他传粉昆虫,有助于促进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。其深根系统和茂密生长有助于减缓水流速度,减少水土流失,对保护土壤有一定作用 。
上一篇:苇状羊茅
下一篇:没有了